今天是2024年05月02日
善行义举榜之刘淑琴
        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营造积极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,自2015年9月起,茶亭社区通过宣传栏、展板等形式,在小区内设立善行义举榜,宣扬身边平凡人的好人好事,引导人们自觉践行善行义举,传播爱心正能量,得到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。


        六旬老人不离不弃照顾重症瘫痪丈夫十年

        1987年,3
词条详情
        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营造积极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,自2015年9月起,茶亭社区通过宣传栏、展板等形式,在小区内设立善行义举榜,宣扬身边平凡人的好人好事,引导人们自觉践行善行义举,传播爱心正能量,得到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。


        六旬老人不离不弃照顾重症瘫痪丈夫十年

        1987年,38岁的刘淑琴一家搬至茶亭社区。刘淑琴的丈夫郑海源是一家国企的副经理,也是一名老党员。一家人性格和善、互敬互爱,随着小儿子的出生,原本的三口之家又增添了更多的喜庆。就这样,美好的生活一直延续到2006年。当时59岁的郑海源已经退休了,不愿赋闲在家,于是又在电信里面兼职上班。9月下旬的一天,本不应该郑海源值班,但当天下雨,心系工作的他不放心,骑着电动车又去单位工作半天。下午3点,郑海源骑车回家,骑行至一个拐弯口时,被一辆疾驰行驶的面包车撞倒,当场昏迷、不能动弹。

        接到警察电话的时候,56岁的刘淑琴刚从幼儿园把孙女接回家。“接到电话,我整个人都愣住了,不敢相信是真的,等警察挂了电话我才反映过来,赶紧打电话给儿子,一起赶去医院。”刘淑琴告诉记者:“去的路上我就想,不管伤的多重,只要能活着就好。”到医院后,郑海源已经被送进抢救室,刘淑琴在医院呆了一天一夜,一直等到丈夫被推出抢救室。医生告诉刘淑琴,“你丈夫的腿是粉碎性骨折,他本身有三高(高血脂、高血糖、高血压),不适宜做手术,只能保守治疗。”然而住院的第20天,郑海源突然中风,4天后,医院下发病危通知书,刘淑琴站在IUC(重症病房)门口不回家,只要一有医生出来就询问丈夫情况。又经过2天的抢救,郑海源终于脱离了死神的掌心。只是他的左侧身体失去了知觉,只能瘫痪在床。就这样,在医院住了41天的郑海源终于出院回家。就在周围邻居与同事们为老郑扼腕悲痛时,刘淑琴反而劝大家不要难过:“只要他能活下去,我愿意照顾他一辈子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刘淑琴还记得刚开始照顾丈夫时,由于没有经验,非常辛苦。“他瘫痪在床,最怕就是小便、大便。他前列腺不好,每隔2、3个小时就要小便,白天还好,我可以给他拿尿壶;晚上就受不了,一夜基本上没法睡觉。儿子心疼我,和我一起轮班,可是轮了3天也吃不消。他一开始不会用便盆,有次我接孙女放学,他把大便拉在床上,我回家一看,整个床单上都是,屋子里一股臭味。当时气得眼泪都掉下来了。可是后来想想,他也不容易,我要是再生气,他更难过。”不过,这些困难并不是最难的,在刘淑琴看来,最难的是丈夫心态的改变。“他之前工作能力强,性格也要强,现在突然瘫痪,什么也做不了,心情郁闷,脾气也变坏了。有时稍不如他的意,他就要发火。”即便前路困难重重,坚强的刘淑琴也没有放弃。“他的右手可以动,我慢慢训练他晚上自己拿尿壶。每天下午推他到阳台看看风景、聊聊天。”为了让郑海源身体好转,刘淑琴找了很多家医院咨询,最后在脑科医院找到康复中心,她陪着老郑去了4个多月进行康复治疗。回来后,郑海源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,他的精神也开始好转,话儿也慢慢变多。

        瘫痪病人最怕得褥疮,为了防止郑海源得褥疮,无论寒冬酷暑,刘淑琴每天都要给丈夫洗澡、擦身。要搬动200多斤的郑海源并非易事,在每天不断的搬挪中,刘淑琴掌握了一套技巧“我先把他扶起床,慢慢挪到轮椅上,推进厕所后,借助他身体右侧转个弯就能安全地做到板凳上,然后再给他洗澡。”凭着这个小技巧,十年来郑海源身上没有一点褥疮。2015年,郑海源突发脑梗,又引起肾脏衰竭,在ICU(重症病房)住了三个月,医院都劝家属放弃。可是刘淑琴坚持要治疗,待郑海源转入普通病房后,每天去照顾他,陪他说话。经过8个多月的陪伴,郑海源终于活了下来。如今的刘淑琴也落下了病根,颈椎病、腰间盘突出、脑血管堵塞、风湿等。然而为了丈夫、为了这个家,她依然坚持着。

       刘淑琴这些年的举动也感动和影响着周围的居民,此次茶亭社区把刘淑琴的事迹放在‘善行义举榜’上,也是为了体现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,给大家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。”

参考资料

中共建邺区委研究室 主办、版权所有

地址:南京市江东中路269号建邺大厦建邺区委研究室

邮编:210019

苏ICP备09035267号

苏公网安备 32010502010353号

举报电话:87778055        举报邮箱:jyqwyjs@163.com